第六章桃園縣政府文化局邀請演講書法入門

「許老師現場演說書法認識與技巧」

壹、前言:

書法簡單的說是書寫文字的方法,書就是寫,法就是法度,度是標準,也就

是書寫文字的標準方法,叫做書法。日本人稱書道。

其實道也是標準,也是方法,所謂道的門,就是入道的之門。老子說:「道可道就高深莫測」,是指宇宙之常道,正道,長久不變的道,亦即宇宙之本源。

日本人稱劍道、書道、茶道,談的亦是方法。與我國談劍法、書法、拳法是同樣的。學書法並不難,但要勤在恆心和毅力,因為中國文字結構特殊,認識已不容易,要把每個字寫好更困難。相傳王羲之單學永字八法就寫了十五年。如此說來書法是不是一般人就不能學了呢?那未必,人人都可以成為書法家。

我就是一個例子,我年輕時沒有受過名師指導,沒有受過正規書法教育,全憑自己摸索,自小觀碑練帖,久而久之成了習慣,日夜臨摹,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日月累積,在書法界稍有點小成就。

我想各位都比我聰明有天分,比我小時候的環境好,如果有志成為一位書法家,絕非難事。我勸大家從今天起就放棄硬筆書寫,改為毛筆,每天臨摹楷書五十至一百個字,一年之後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萬事起頭難,就從今天開始做任何事都不遲。就怕你把事情推到明天再說,所謂:「明日復明日,明日何其多」。

貳:為什麼要學書法?

一、生活需要:

身為中國人,寫的是漢字,日常生活寫信、公文、筆記、應徵工作履歷表、應考作答、無一不用寫字來表示,如果能寫出一手清秀整潔美觀的字,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,與人通信培養感情,考試應徵,給評卷人好印象,錄取機率也較大。

二、陶冶性情:

寫書法必須全神貫注,專心於字上,忘卻煩憂,一筆在手,心平氣和、渾然忘我,不比打電玩、看電視、費時、費錢、費力。而且會影響家人鄰居安寧,寫書法有好處,不會製造雜音,所以學書法的小孩不會變壞。

三、培養氣質:

曾國藩說:「人不善書,猶如山之無樹林,身之無衣裳」。書法是人之儀表。

張光賓大師説:「個性灑脫之人,寫字秀麗必定豪放大方,精神飽滿,身體健康,並且神潤豐滿、神韻遒勁。反之,個性浮躁之人寫的字必定枯澀、鬆散、無力、缺乏修養,精神體力不佳、因此學書法的人一定有氣質」。

四、美化人生:

書法是一種藝術,而且是一種超凡入聖的領域,書法力求「簡、淡、雅、逸」,行間透露出豐沛「博大、渾厚、超逸、雅靜的氣韻」。令人悠然神往,進入一個靈秀幽邃的境界。

寫好書法有儒家的涵養,道家的超逸,佛家的靜寂。因涵養所以典雅悠遠,因超逸所以奔放絕塵,因靜寂所以靈明內斂,表現於物我兩忘,純真,到達最高境界。

家中雅室如果懸掛一幅對聯,或一幅書畫,可提升書香氣息,培養生活樂趣,亦可豐富美滿人生。

參、怎樣學習書法才有效?

我剛開始以為寫字很難,尤其寫毛筆字更難,其實不難,只要肯寫,敢寫、就不難,假如要寫得好,寫出名,也不容易。完全看一個人專心學習的程度而定,所謂有志者事竟成。台灣已邁向工商業社會,大家都講求速度,溝通有行動電話、有傳真、寫字用打字機、用電腦、還有誰會用毛筆一點一劃去書寫費時費力的書法?話是不錯,因為大家有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,阻礙了台灣書法之進步,面臨台灣之書法領域狹窄,甚至不如日本大陸與新加坡,我們不得不引以為鑑,奮起直追。

肆、認識字源

王靜芝大師說:「中國文字先有結繩、象形、才有甲骨、鐘鼎、而籀文、而大篆、小篆而隸書、章書、進而楷書、行書、草書、乃經過數千年之演變而來的,各朝代有不同文字,不同書體與寫法,當今所言之八體,是指::大篆、小篆、隸書、刻符、蟲書、摹印、署書和殳書八種」。

「大篆小篆」是周秦時代之書體。「隸書」是在於秦漢之間「刻符」是刻兵器上似篆體的文字。「蟲書」是把字書的起筆象徵鳥蟲的頭。「摹印」是印章雕刻的書體與古銅器的銘文。現在書法字體是指「真、草、隸、篆」四種,最多再加上行書,也叫摹篆。「署書」是官署用來題字之文字。「殳書」是在兵器上題字用的

一種。但不管你學那一體,必先學楷書為宜、楷書又稱真書。

選擇碑帖

李超哉大師說:「現代人將碑帖並稱,而不了解「碑、帖」兩個字,其實碑是碑、帖是帖,碑與帖分兩種,非能混濁」。

「碑」產地在北方,漢與北魏兩朝最多,漢是隸書,魏是楷書,總稱漢碑與魏碑。碑體大多是記載事功之上,重於紀事垂遠,以堅硬之石材鐫刻之,碑文直接書在石面,再加鐫刻,蠻多失真,並非初學書寫者之好範本。 

「帖」產地在南方,故有北碑南帖之說,碑之字體較方而剛,帖之字體較圓而柔。帖乃帛書封面,所謂法帖係經過摹刻之法書,以書牘信扎甚多。北碑清秀遒勁,南帖妍妙多姿,各領風騷。

談書法書寫工具:(筆之分類)

李超哉大師說: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。「筆、墨、紙、硯」簡稱文房四寶,或稱文房四譜。其實講究一點的書家,除四寶之外還有「筆架、筆筒、筆洗、墨床、紙鎮、水盂」等六寶,合稱十寶。

「筆」│ 傳說毛筆為蒙恬發明,但據殷墟出土之甲骨文上之硃書與墨蹟,專家研究係用毛筆所寫,可見毛筆殷商時代即有,蒙恬乃秦時人發現最早。

一、「紫毫筆」 取自野兔項背之毛製成。長約寸間,每隻兔只有十幾根,價值昂貴,以安徽、江蘇、浙江生產為佳。

二、「狼毫筆」 取自黃鼠狼之毛,而非狼之毛所製,黃鼠狼尾尖之毛,性極堅靭,故價值比兔毛便宜。

三、「羊毫筆」取青羊或黃羊之鬚或尾毛製成。蒙恬改良之筆,即以羊毛作材料。羊毛易得,筆價低廉,以江南溫和地方為佳。羊毫筆性太軟,並不適合初學書法者使用。

四、「兼毫筆」混合兩種以上之毛所製成,取自黃鼠狼毛及羊毛、不軟不

硬、書寫有力,適合初學使用。

五、「如何選筆」古人選筆之標準有四種:「尖、齊、圓、健」稱為筆四德。(尖)筆毫要尖、(齊)筆毫要齊、(圓)筆毫要挺、(健)筆身要健。

墨之分類:

( 相傳墨為周朝邢夷用石質墨磨粉製成墨魄)

一、「石墨」 天然產物,質地堅硬之墨色、秦漢之前作為書記、今已不用。

二、「松煙墨」用煤與膠燃燒之墨煙子,以松枝、松脂、桐油、豬油撮合,另加防腐香料,即成墨錠。

三、「選墨原則」(質細)墨錠粗細得宜、上硯無聲則優。(膠輕)煤多容易掉色,膠多則滯筆,書寫不流暢,以墨濃而不稠為優。

四、「質堅」質地堅硬,浸水而不溶化,研磨舒適自然,(墨味清香為佳、墨色光亮為上品)。

紙之分類:

相傳為東漢蔡倫以敝布魚網製紙,稱為蔡侯紙,紙之發明對文化貢獻極大。

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。(另三項是指南車、火藥、印刷術)。

一、吸墨性強紙一 生宣、熟宣、羅地紙、毛邊紙、經仿紙、元書紙、棉紙均屬。

二、不吸墨性一 礬宣、(宣紙用礬水浸泡)縑絹(用紙托底裱過)均屬之。

三、紙質光面一 表面光滑、反光、不吸墨、適合用軟筆書寫。

四、紙質毛面一 紙性似滲墨性紙,宜用勁筆。

五、紙之選擇一質地柔靭細密為良質紙、不損筆、易保存。

六、表面光澀適中一光面毛面都不是好紙,光面運筆輕滑,毛面滯筆損毫。

七、吸墨適度一 不吸墨則墨浮紙面、吸墨性強則落筆滲透、均非所宜、選紙要以墨汁入紙而不淫開為佳。

八、配合個性一運筆快慢與選紙有關,運筆慢,適合選不吸墨紙,運筆快、可用吸墨性強之紙類。

硯之分類:

(相傳春秋時代為仲田所發明。由出土硯台觀之,以石硯最普遍)

一、端硯一 產於廣東高要縣,唐以前屬端州治,故得以名之。端硯貴在溫潤

平滑,不損筆毛,下墨容易、迅速。

二、歙硯一 產於安徽,古屬歙州,故而得名,與端硯並稱,同享盛名。惟歙

硯石較粗適作為大字,端硯宜作小字。

三、硯之選擇一以材質分銅、玉、磚、石之別,兼具各項特性者以石硯為佳

四、質地堅硬一 下墨快速,久用則凹陷,並非極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承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