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士不怕出身低  鄒岳霖文

「自古書家非俗士、從來美景得詩人」。所謂名士必須有錢、有閒、有學問、能談、能酒、還要具有一藝之長,文藝、書藝、棋藝、雕藝、琴藝、必具其一,否則不能入列。如「建安七子」、「竹林七賢」,那一位不在文藝上高人一等,但這些名士未必個個系出名門貴族,有些未成名時窮困潦倒有之,家徒四壁,無隔日之炊者有之,但成名後誰再去計較他的境遇呢? 

 從牧童出身而成功的故事古今有之,中外有之。就以台灣本土例子就不勝枚舉;國際名木雕大師朱銘先生,台灣苗栗人,窮苦農家出生,十三歲那年即離家拜師學木刻,傳統師父教他的是寺廟的神像、佛身雕塑,奠下精湛深厚木雕基礎。朱大師不久便自立門戶,自創風格,仍不滿現狀,於民國五十七年,再次拜楊英風大師門下。

楊英風為當代著名雕塑家,楊大師曾留學日本和義大利,擅長大型抽象不鏽鋼作品,朱大師乃本土雕塑家,結合了楊大師之抽象風格,因此,朱大師之「太極」系列、「運動」系列等名作都有楊大師之影子。線條粗獷、形狀活躍、豪放、野性十足。當然朱大師並非全屬倣製,晚期作品「人間」系列,如一九八0以後之「太極」、一九六一之「玩沙的女子」、一九七二之「媽祖」、一九七三之正氣「關公」完全展現自己的創作,成為一代雕刻大師。

朱大師從農村走出,從牛背滑下,由學徒到大師的辛路歷程與許瑞龍老師的故事十分相似,都與雕刻結下不解之緣。

    許老師與朱銘大師的時代背景、家況雷同,只是各人追求的目標不同,一個

是書藝兼金石,一個是純木雕藝術。證明人只要有目標,有方向,有理想,加上

努力,最後一定會成功。成功的定義不是做大官、發大財。「成功既非立名,也

不為利,也不是得到什麼位子,自己的努力做到了,於心無愧,就是成功。」

<<許倬雲語>> 

    古人暫且不表,今人大家耳熟能詳的,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,小時候家境何嘗好過,在米廠為人打工,賣米、但由於他勤勞樸實,颇得老闆賞識和客人信任,因此累積經驗、人脈和金錢之後、投資塑膠工業,抓住時代動脈,轉眼由貧窮變小康,由小康而成大富,今天誰又去計較王永慶的過去,嫌棄他往日的貧苦。

   許瑞龍楷書千字文字帖一本,給青少年常學此書固可以平心靜氣,兒童學習書法亦可學業進步,「學書法小孩不會變壞」在此希望大家努力學習,鼓勵子女多接觸書法,多欣賞、培養興趣,勤寫就有成就,不要忙於賺錢,俗話說:「良田萬頃日食三餐、大廈千間夜眠六尺」,空手來、空手去。「百年隨時到、萬事轉頭空」,人生不要留白,有生之年,勤習書法,既可自娛、又能娛人,還可將自家作品留傳子孫,好作品亦可留傳千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承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